上海約6800輛渣土車有了新標準。
5月18日,解放日報·上觀新聞記者從上海市工程渣土行業工作會議上獲悉,上海工程渣土運輸車輛新標準已開始實施。
今后,上海所有新入網的渣土車輛都將按標準配備車載智能化系統,駕駛員抽煙、接打電話、疲勞駕駛、雙手脫離方向盤等高危行為都能被實時監測到。
新標準《建筑垃圾車安全技術規范》由上海市廢棄物管理處提出。按新標準制造的車輛比以前更輕、裝載容積更少,雖然每車次有效運載率有損失、運輸成本上漲,但有助于防止渣土車輛超載。
按新標準添置智能化設備后,設備將自動識別駕駛員的身份,確保作業人員經過了安全培訓且無違法記錄。
如果監測到駕駛員有高危行為,系統將在顯示屏上發布畫面提示,并用語音報警,相關問題的照片、視頻等信息將實時發送到監控中心。
大型車輛右轉彎、剛起步時,最容易發生交通事故。新標準要求新車裝備右轉彎270度安全監測等報警裝置,監測右轉盲區及前后道路狀況。車輛啟動時,還能自動探測前下部盲區的人員和物體,發警示音提醒。
更值得一提的是,新標準要求新車增設AEBS自動緊急制動系統,減少因駕駛員注意力分散而導致的交通事故。
上海市資源利用和垃圾分類管理事務中心副主任陶中偉表示,上海將通過政策引導等方式,力爭在兩三年內讓渣土運輸公司將舊車逐步更換完畢。目前,已有近200輛新車入網上路。
在日常管理方面,《上海市建筑垃圾運輸許可證吊銷程序規定》正在修訂,事故追溯期由1年調整為3年,對運輸單位的要求更加嚴格。
運輸單位如發生未密閉運輸、違法處置建設工程垃圾、無證運輸、30%以上超載、主責以上致人死亡交通事故等嚴重違法違規行為,相關部門將對其實施重點監管,加大執法檢查頻次與力度。
監管部門將從車容車貌、傷亡事故、違法超載超限運輸、非法處置等方面,對運輸企業建立記分管理制度,作為招標時的參考依據。上海市渣土違規舉報平臺將繼續接受市民的舉報。
據悉,上海渣土運輸量在疫情前約為每年7000萬噸。針對道路安全、環境污染等運輸中的核心問題,上海通過法治與技防進行監管,相關違法行為發生率逐年下降。
如涉及版權問題,請與我們聯系,我們將即時刪除處理